|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霍城县民俗文化

霍城县民俗文化

关键词:霍城,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霍城县是多民族居住地,主要以汉、维吾尔、回、哈萨克、锡伯族为主,共有29个民族,全县地方人口297639人(不含兵团),其中少数民族占 69.4 %。维吾尔、回、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有伊斯兰文化成分,但文化习俗各有特色,风情浓郁,历史悠久。


 维吾尔族

    元代的阿力麻里城(霍城六十一团场所在地),是维吾尔人较早聚居地之一。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刘郁撰写的《西使记》中:“出矣,至阿力麻里城……回纥与汉民同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准噶尔蒙古统治时期,南疆有维吾尔族人迁入霍城,被称为“塔兰奇”(种地人),清朝时期,有大量维吾尔人迁入霍城。霍城县的维吾尔族居民与居住在伊犁河谷各县市的维吾尔族文化习俗相同。新中国成立后,维吾尔族人口发展较快,主要集中兰干、三道河、惠远等乡镇。如今,全县有77292人。
    50年代前,维吾尔族男子穿长及膝盖的长袍,称“裕袢”,“裕袢”斜领右衽,无纽扣,系腰带。如今,大部分男子穿着时尚的服饰;妇女穿戴讲究,服装的款式多样新颖;中年以上的妇女一般穿伊斯兰袍,上套西服;年青的妇女穿衣裤;男女在喜庆或节日时,多戴“尕巴”(小花帽);妇女都戴耳环。
    日常饮食是馕和奶茶。馕是在馕坑中烘烤制成的一种面饼。奶茶是维吾尔族不可缺少的饮食,将茯茶熬制后加牛奶和少许盐制成。抓饭是特有的饭食,用大米、胡萝卜、清油、洋葱焖制成,配有煮熟的羊肉,是招待客人的上乘饭食。馓子是将油、蛋青与面和成团拉成条状,盘绕一起在滚油中炸制而成,吃起来脆香。拉面、汤面片、“曲曲尔”(馄饨)是主要饭食。烤羊肉串、烤包子,蒸薄皮包子是富有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
    如今,维吾尔族人的住房多为砖木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勒角用砖块包裹,砌饰雕成各种花纹图案。窗顶上雕刻显示伊斯兰风格的花纹图案,屋顶装饰蓝色,墙壁刷成湖兰色,墙壁挂有地毯,室内有土筑炕,约高一尺,炕内夯实,铺上毯毡,被褥码得高高的,放在靠墙的木床上,上蒙罩单。门帘、窗帘讲究,炕上摆有镶嵌花纹的木箱,现代时尚家俱也进入部分维吾尔族家庭。
    待人接物很讲礼貌,对老人十分尊重,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每逢到“肉孜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宰牲节),或喜庆之日,除了互访祝福外,到处有欢快的歌舞。“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一种欢庆的娱乐活动,弹唱载舞,热闹非凡,体现浓郁的民族风韵。男孩子长到5-7岁,进行割礼。割礼是一件喜事,亲朋好友送礼庆贺。青年男女在恋爱阶段,男女双方都不能把对方领回家去,一般在僻静处谈情说爱,窃窃私语,倾诉衷情。婚姻自由,婚礼隆重热烈,体现出民族特色。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


回族

    清乾隆年间有回民迁入霍城县境的记载。此后,有大批回民到县境定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西宁回民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少数回民长途跋涉迁入县境定居,就是芦草沟镇西宁庄子回族的先辈。民国年间,有陕甘青宁回民陆续迁入境内,还有从原苏联迁入的回民。上世纪60年代,关内受到自然灾害,大批回族迁入县境内。如今,全县回族人数达76048人。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通用汉语,夹杂着大量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不崇拜偶像。在回族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中老年人特别重视“乃麻子”,他们以谨守拜功为荣,长期谨守拜功的人也特别受大众的尊重。十分注重“封斋”,一入斋月,每家主妇都把自己的房屋、庭院收拾的干净整洁。如今,青年人“封斋”的人少,但是大多数中、老年人都能封斋。斋月的清真寺里,“礼拜”的人比平时多了一些;“礼拜”后的闲暇时间,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到一块谈论着、交流着,比平时多了几分清闲,回族文化的气息可见一斑。
    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回族叫“三洗”,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孩子满月后,要举行满月礼,也叫贺满月。在婴儿诞生的三天之内,阿訇给婴儿起经名,也叫回回名。回族男童一般在5~9岁实行割礼,亲朋都来贺喜。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伊斯兰文化的特色,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妇女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把头发掩盖起来。青年妇女大都着时装,中年以上妇女着装伊斯兰袍,上套外衣。婚礼庄重,体现浓郁的回族风情,男方要给女方家送聘礼,如今聘礼的风俗已经淡化,有的家庭陪嫁超过聘礼的价值。婚礼上由阿訇主持念“尼卡哈”,晚上闹洞房。俗说话“回回见面三分亲”,无论男女老少,见面相互问候。同时注重环境卫生和个人清洁。
    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敬上“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撒子”,做点心等食品。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有做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家常菜和小吃。还喜食腌菜,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畜肉,以及一切动物的血。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的节日。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封斋,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即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羊,牛羊的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肉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哈萨克族


    伊犁河谷流域是哈萨克民族形成和世居的地区之一。准噶尔统治时期和清代哈萨克族居住在中亚北部,经常到伊犁进行畜产品贸易,并迁居霍城。如今,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果子沟、莫乎尔牧场等地,全县有30576人。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有时宰马,以马肉相待。招待客人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在喜庆或大型娱乐活动事,一般要开展“姑娘追”、“刁羊”等活动。哈萨克人注重部落外通婚,自然形成优生机制。同一部落的人一般都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须七服以上。哈萨克青年男女恋爱方式充满诗情画意,成双成对的哈萨克青年男女,信手放僵、纵马驰骋于草原上,当他们选中了一块幽静之处,就将两人马鞭交叉放在显眼处,路过此地的人绕道而去。哈萨克民族的婚事一般要经过订婚、聘礼、婚礼三大程序。婚礼十分浓烈,“姑娘追”、“刁羊”是牧区婚礼最高潮的部分。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那吾鲁孜节。
    主要是面类、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那仁是地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饭食,在肉汤里将拉面或手擀面煮熟捞出,再加以肉汤、洋葱、精盐、熟肉,味道鲜美,独具特色;喜食抓饭、酥油、牛奶、面粉调制成的各种食品,以及牛奶、羊奶、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带有酒香的饮料;奶茶在哈萨克族的主要饮食。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锡伯族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自盛京调锡伯部官兵1016户驻伊犁河南岸,形成锡伯营,并按八旗进行管辖。
    霍城县锡伯族是选调锡伯营闲散余丁移驻索伦而形成。伊犁将军从锡伯营(今察布查尔县)两次选调闲散余丁260户、1279人移驻索伦营。民国5年(1916)年,索伦营瘟疫突发,幸存者纷纷迁居城外,沿溪傍河,建房植树,自然成村,形成了赤哲嘎善、图尔根嘎善、营盘嘎善等,就是现在的伊车嘎善锡伯乡一带。全县的锡伯为3176人。
    居住、衣着与汉族基本相同,主食面、米,副食各种蔬菜、瓜果,肉类为牛羊肉、猪肉及鱼、鸡、马肉。喜食发面饼、奶茶、面酱、咸菜、拉面、抓饭、饺子。禁食狗、猫、蛇,注重在族内通婚,禁止同姓通婚,以妻随夫居为主。嫁女讲究,辈份相对,门当户对。锡伯族十分崇尚礼仪,平时见到长辈要“打千”(问安)问好,在路上见到老人要让路。男子“打千”时,左腿前走一步,双腿下屈,双手扶左膝盖;妇女则将双手往腰际一放,身子向下一蹲,然后起立为止。锡伯族好客,待人热情、诚恳。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和倒茶,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到大门口。
    “喜利妈妈”是锡伯族崇拜供奉的女始祖。“喜利”,在锡伯语中的意思是“延续”。希望在女始祖的保护下,子子孙孙人丁兴旺。“喜利妈妈”的象征物,是在长约七米的丝绳上,系上小弓箭、箭筒、小摇车、红绿布条等。家里生男孩子时拴小弓箭,生女孩子时拴布条。平时装入布袋,挂在室内西北墙角上。每年农历除夕,由家中男主人将“喜利妈妈”请下,将丝绳拉开,从屋内西北角扯到东南角,供上香、烛等供品。到二月二日再将“喜利妈妈”收在一起,包好放回原处。
    “海尔堪”是保护牲畜兴旺的祖神,家家都供奉“海尔堪”。“海尔堪”供在屋外西南墙的房檐下。在墙内挖一个洞,里边放个木匣子,装有木雕或泥塑、纸画的男人坐像。在祭“海尔堪”的时候,当天要杀一头猪,由族长献上祭品,焚香磕头。主人还要把最喜爱的骏马献给“海尔堪”,以表示诚意。马尾上系羽毛或红布条,在“海尔堪”的神位前,举行隆重的牵马仪式。此后,这匹马就不干活、不剪鬃、不修尾,用细草精料单独喂养,只有主人能骑用。
    “打螃蟹”是锡伯族一种体育活动。据说因锡伯族人民耿直刚强,对横行霸道者嫉恶如仇。因见螃蟹总是横行,所以狠狠打之,以象征惩治横行者。后来在民间逐渐变成一种体育活动。把一个直径约10厘米、高约7厘米的木饼称为螃蟹;再做一个长约150厘米,下部弯曲的木棍,叫打螃蟹棒。比赛时先画一条线为中线,参加比赛的双方在两边三五丈的地方,各画一条线为双方底线。先将螃蟹立在中线上,然后,双方各出一人到中线,在螃蟹两边对面站好,当宣布比赛开始时,双方的两人先用螃蟹棒互击三下,之后开打。六名队员在场地上互相争打。将螃蟹打过对方底线为胜一次,获胜次数多者为赢。
    锡伯族的婚礼热闹而饶有特色。男女自由恋爱结婚,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新娘由伴娘和男家嫂嫂等人为其梳头,解开姑娘时代梳的一条长辫,分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此时就意味着新娘告别了姑娘时代,成为男家的一名正式成员。晚间,男方的小伙和姑娘们都来到新人的洞房中,让新郎和新娘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抢羊骨头游戏。方法是将羊骨头放到一个碗里,让新郎新娘同时去抢,抢到者为胜,抢不到者要被罚唱歌跳舞。
    节日习俗与汉族节日基本相同,还过抹黑节、西迁节。
    抹黑节是一个饶有风趣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六,过“抹黑节”。人们清晨早早起来,年轻人就成群结队,手里拿着准备好的浸了清油、沾上锅底烟的“库肚苦”(布或毡片),挨家挨户走,只要一遇上人,不分男女,捉住就往脸上抹。那些还没起床的人,也会被人掀开了被子,抹个一团漆黑。这一天如果遇见老人,必须先请安后下跪,在得到老人的允许后才能半跪着给老人抹一点点黑,或者由老人自己抹。谁在这一天里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他就会不吉利。据民间的传说,抹黑节的用意是请求五谷之神免除庄稼的黑穗病,保证大丰收。
    农历四月十八日日是西迁节,它来源于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为了巩固和加强西北地区的边防力量,从现在的沈阳一带选调能骑善射、骁勇强悍的锡伯族官兵携同家眷共三千余人,调往新疆伊犁一带屯垦戍边。当天,将要西迁伊犁和留居故乡的锡伯族同胞聚居在沈阳锡伯家庙,为远征的亲人盛宴饯行。第二天清晨,西迁的锡伯族同胞踏上了漫漫征途。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战胜了饥饿、干旱、疾病等重重困难,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农历七月先后抵达伊犁地区。为了纪念这个历史的壮举,锡伯族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作为自己的传统节日,沿袭至今。每逢节日到来之际,锡伯族人民欢聚一堂,举行集会、赶庙会、野餐、游园和各种文体活动,以示庆祝怀念。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69991003 传真: 邮箱:1684305797#qq.com
地址:新疆霍城清水河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邮编:835200
Copyright © 2004-2024 霍城在线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